研究生创业故事:在校创业年赚百万(模板3篇)

| 查范文

1999年,孙山峰上小学六年级。在当时网络还没有普及的年代,孙山峰已经开始偷偷光顾网吧,在网上聊QQ、打游戏。整个中学时期,他依然热衷于上网,并自学了网站制作、简单的编程等技能,开始在网上赚钱。

高三时,成绩优秀的孙山峰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,和一名同学“离家出走”。在整理行装时,被另一名同学向老师举报。“那时候,差点被学校开除。幸好老师和校方还是同意再给我们一次机会。”孙山峰说,老师联系了他们的家长,让家长暂停外出工作,在学校附近租房“陪读”至高考。

研究生创业故事:在校创业年赚百万

进入大学后,孙山峰依然没有停止尝试创业的念头。大一时,他发现大多数同学对淘宝、阿里巴巴等网络购物方式不熟悉,于是他在网上批发小物品,然后逐一敲门在宿舍区兜售。“大一时,最成功的是在淘宝上批发上海一种20元无限上网手机卡,因为南京暂停了这项业务,而这项业务非常划算,深受学生欢迎。”孙山峰说,倒卖手机卡让他一下子赚了几千元。

2010年,孙山峰的父母在合肥开了一家彩钢瓦小门市,生意刚刚起步,孙山峰经常去帮忙。“有一天,在合肥坐公交车,看到一个写着‘租金6元/天’的集装箱,我觉得很奇怪,这么大的集装箱租金只有6元/天,能赚多少钱呢?”孙山峰说,他立即记下联系电话,找到生产厂家,假装客户了解详情。

“只需支付每个集装箱1万元的押金,先生产出几个集装箱,再用押金投资后续生产。”孙山峰说,他很快意识到这是一门“赚钱的生意”。

他花了几个月说服父母,最终他们卖掉门市为他筹集了20万元启动资金。他和一位网友共同投资,一起到南京创业。经过几个月的努力,他们终于租到便宜的厂房,但需要自行修整。

2012年3月初,孙山峰的公司成为南京第二家主营集装箱活动房生产租赁的公司。

“第一个住人集装箱从设计到生产花了一个月,花费10万元,这远超我们的预期。”孙山峰说,他在合肥看到人家生产集装箱,觉得工艺简单,实际*作却充满挑战。孙山峰每天早早就坐在场地上,一直工作到天黑。

晚上,他为公司做网站、网络推广。很快,他接到了第一个订单。他将两个集装箱送到客户工地后,生意开始逐渐好转。

三个月后,生意步入正轨。订单增多,公司开始盈利,他们开始扩充团队、增加设备。

现在,孙山峰的公司已生产近3000个住人集装箱,市场需求旺盛。他计划转型,生产高档住人集装箱,并开发专用管理软件。他已经为公司的未来制定了计划,展望光明。

孙山峰的创业历程充满坎坷与挑战,但也充满希望与潜力。相信广大的研究生们,在孙山峰这样的榜样引领下,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,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梦想。

天津:在校生自主创业可保留2年学籍2

为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投身自主创业,该意见要求组织和激励有创业计划的毕业生尽早实施创业计划。市场准入条件也将得到宽松,允许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的首次出资额为零。同时,对于在校生自主创业的情况,学籍可在2年内保留。用人单位在招聘高校毕业生时,应消除*别歧视,积极吸纳女大学生就业。

为拓宽就业见习机会,该意见要求认定社会责任感强、经营管理规范、规模适中的用人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。见习基地总量将增至1000家,容量扩大,同时可容纳3万名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,见习周期为3个月至12个月。

为促进公益就业,该意见规定每个街道、乡镇、社区都应选聘一名高校毕业生从事社会管理、公共服务、生产服务、生活服务、救助服务等公益工作。工会、共青团、妇联也可选聘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,从事创业和就业等公益工作。全市将提供5000个公益*岗位,为参与者提供1年以上的实践锻炼,并提供相应的岗位和社会保险补贴。

中职学校学生创业教育方法的研究与实践3

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

摘要: 以“创业、创新、创优”为核心内容的新时期江苏精神,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。职业教育不仅是“就业型”教育,更是“创业型”、“创新型”教育,肩负着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人才的重任。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,通过创业教育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尤为迫切。职业学校应高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,强化专业实践教学,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、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,全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潜能,将他们培养成具备基础能力、应变能力、社交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自觉创新创业者,真正将学生创业教育落到实处。本文结合近年来我校在学生创业教育工作中的实践经验,探讨了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。

关键词: 职业学校;创业;方法;实践

一、 营造浓厚创业氛围,引导学生迈向创业之路

创业教育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氛围营造。职业学校应积极营造鼓励创新、支持创业的良好氛围,引导学生树立创业意识,激发创业热情,为学生创业提供精神支持和文化土壤。

1.1 将校园打造成学生创业教育的主阵地

校园文化是学生思想、行为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。职业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,将创业教育融入其中,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。

(1)开展“创业特*教室”评比活动

每学期初,学校可由政教处牵头,根据“三创”精神教育要求,组织开展“创业特*教室”评比活动。活动可由班主任发动全班学生积极参与,共同讨论制定班级班规和发展方向,并结合专业特点,确定“创业特*教室”的主题内容,为学生营造出特有的职业学校创业教育氛围,形成独具特*的职业学校班级文化。为保证活动质量,学校可要求各班级在上学期布置“创业特*教室”的基础上,重新规划设计,查漏补缺,注重彰显专业特*,突出对进步学生的表扬和鼓励,为学生送上新学期新的祝福与期盼。例如,具有服务*质类专业班级可在“世界”、“信息”栏目中及时更新市场动态信息;信息技术类专业班级可提出“钻研技能,精通业务,创造自己的新天地”的口号,以此激励学生。通过“创业特*教室”评比活动,不仅可以使各班教室的室内外环境干净整洁,墙饰布置富有特*,更能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熟悉创业知识,为日后走上自我创业道路打下基础。

(2)打造校园创业文化宣传阵地

学校可在校园显著位置设置画板、广告牌等宣传阵地,张贴本校学生创业典型,介绍他们的创业历程、经验和感悟,让在校学生能够从中受到启发,意识到创业并非遥不可及,从而增强创业信心,为走上创业道路做好心理准备。

1.2 将就业指导作为学生创业教育的主渠道

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,职业学校应帮助学生认清现实,转变就业观念,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,将创业作为一种重要的职业选择。

(1)开展针对*的就业指导活动

针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,学校就业处应深入开展市场调研,及时掌握就业动态,为学生提供有针对*的就业指导。例如,学校可组织开展以“立足实际,合理定位,正视就业形势,努力争取就业,走自我创业”为主题的系列就业指导活动,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,树立正确的就业观。在就业指导活动中,学校应重点引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,鼓励学生进行客观深入的自我分析,避免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;同时,培养学生“做一行,爱一行”的敬业精神,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,提升自我。通过就业指导活动,使学生认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,激发有能力的学生敢于走创业道路。

(2)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和创业技能培训

二、 更新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,培养学生创业意识

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和手段,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处于核心地位。为适应培养学生创业意识的要求,职业学校应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进行改革,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,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。

2.1 更新课程设置,构建“创业型”课程体系

职业学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办学特点,构建“创业型”课程体系,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,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。

(1) 优化课程结构,突出“创业”导向

职业学校应以“厚基础、宽专业、多方向”为原则,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,构建以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。在课程设置上,应注重基础课程、专业课程和创业课程的有机结合,形成相互支撑、相互促进的课程体系。例如,学校可以开设创业基础、市场营销、企业管理、财务管理等课程,为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。

(2) 开发创业特*课程,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

为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创业需求,职业学校应积极开发创业特*课程,如电子商务、网络营销、创意设计等,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的创业技能和知识。同时,学校还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,开发与专业相关的创业课程,如烹饪专业的学生可以学习餐饮创业,汽修专业的学生可以学习汽车美容创业等,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,将专业技能与创业实践相结合。

2.2 创新教学内容,激发学生创业潜能

教学内容是课程的核心要素,职业学校应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创业教育元素,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,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。

(1) 将创业案例融入教学内容

(2) 将创新思维训练融入教学过程

创新思维是创业者的必备素质,职业学校应将创新思维训练融入教学过程,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,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发散*思维和逆向思维训练,鼓励学生提出问题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,培养学生*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例如,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头脑风暴、角*扮演、案例分析等活动,鼓励学生大胆质疑、敢于创新,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。

(3)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,提高学生创业能力

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,也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。职业学校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,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,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。例如,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大赛、模拟创业、创办学生企业等活动,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创业知识,积累创业经验,提升创业能力。

三、 加强校企合作,搭建学生创业实践平台

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特*和优势,也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。职业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,搭建学生创业实践平台,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,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。

3.1 与企业共建创业实践基地

职业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,共建创业实践基地,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创业环境和实践机会。在创业实践基地,学生可以参与企业的实际运营,学习企业的管理经验,积累创业经验,为日后自主创业打下基础。例如,学校可以与当地的创业孵化器、科技园区等机构合作,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,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、项目孵化、资金支持等服务。

3.2 与企业合作开发创业项目

职业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,共同开发适合学生创业的项目,为学生提供创业项目来源。学校可以邀请企业参与学校的创业课程教学,为学生讲解行业发展趋势、市场需求等内容,引导学生开发具有市场前景的创业项目。

3.3 与企业共建创业导师队伍

职业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,共建创业导师队伍,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和咨询服务。创业导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业经验分享、项目指导、资源对接等服务,帮助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,提高创业成功率。

四、 建立健全保障机制,为学生创业保驾护航

为鼓励和支持学生创业,职业学校应建立健全保障机制,为学生创业提供政策、资金、场地等方面的支持,解决学生创业的后顾之忧。

4.1 完善创业扶持政策

职业学校应制定和完善学生创业扶持政策,为学生创业提供政策保障。例如,学校可以设立学生创业基金,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;可以为学生创业提供场地支持,减免学生的房租费用;可以为学生创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,减轻学生的创业负担。

4.2 加强创业资金扶持

4.3 提供创业场地支持

场地是创业的基础设施,职业学校应积极为学生创业提供场地支持。例如,学校可以利用闲置的教室、实验室等资源,建设学生创业孵化基地,为学生提供低成本或免费的创业场地;可以与当地的科技园区、创业孵化器等机构合作,为学生提供创业场地租赁优惠政策。

4.4 加强创业服务指导

创业服务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,职业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创业的服务指导,为学生提供全方位、多层次的创业服务。例如,学校可以设立创业服务中心,为学生提供创业咨询、项目申报、法律援助、财务管理等服务;可以定期举办创业沙龙、创业大赛等活动,为学生搭建交流学习、展示风采的平台。

总之,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学校、企业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。职业学校应积极探索创业教育的新模式,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方法,构建创业教育的新体系,为培养更多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