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整式的加减》教学设计(优秀3篇)
一、知识与技能
学生应能准确列出数学题目中的代数式子,并能够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,同时能解释其中的数学推理过程。
二、过程与方法
在解决实际问题时,通过将问题用字母符号化,帮助学生建立起抽象符号的感觉,提升他们的运算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三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
教学过程中应当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,帮助他们有条理地思考,并掌握代数表达能力,深刻理解整式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*。
教学重、难点与关键
重点:能够正确地列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,并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。
难点:理解和表达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,特别是处理负因数的情况。
关键:清晰地理解问题中的数量关系,熟练掌握整式去括号的规则。
教具准备:投影仪。
四、教学过程引入新课
讨论多项式中哪些项可以合并,以及如何进行合并。
探讨去括号的方法和依据。
五、新授
(1)计算多项式2
x
−
3
y
2x - 3y2x−3y与5
x
+
4
y
5x + 4y5x+4y的和。
(2)计算多项式8
a
−
7
b
8a - 7b8a−7b与4
a
−
5
b
4a - 5b4a−5b的差。
小学数学《整式的加减》教案2
教材与学情分析:
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中学数学代数的基础知识,是未来学习化简代数式、分解因式、*法等内容的重要基础。对于初中生来说,掌握这一知识点需要进行一定的思维转换,因此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。因此,在初中数学教学中,这一知识点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作用。
教学目标:
知识目标:
学生通过观察、合作交流、讨论,能够总结出去括号的法则,并且能够相对牢固地掌握。
能够正确且较为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化简代数式。
能力目标:
培养学生观察、分析、归纳的能力。
提升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。
情感目标:
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、发展及形成过程,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。
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、沟通,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。
教学重难点:
重点: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。 难点: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时符号的变化规律。
教法与学法分析:
分目标突破法
小组合作探究
教学过程:
一、目标一:掌握去括号法则
情境引入:通过图书馆人数增减问题引入两个等式。
小组探究等式特点,试着找到去括号规律,并理解去括号的依据是乘法分配律。 示例:
a
+
2
(
b
+
c
)
=
a
+
(
2
b
+
2
c
)
a+2(b+c)=a+(2b+2c)a+2(b+c)=a+(2b+2c)
a
−
2
(
b
+
c
)
=
a
−
(
2
b
+
2
c
)
a-2(b+c)=a-(2b+2c)a−2(b+c)=a−(2b+2c)
巩固练习去括号法则,找出去括号时的注意事项。 小试牛*:
x
+
(
−
y
+
3
)
x+(-y+3)x+(−y+3)
x
−
2
(
−
3
−
y
)
x-2(-3-y)x−2(−3−y)
−
(
x
−
y
)
+
3
-(x-y)+3−(x−y)+3
3
−
(
x
+
y
)
3-(x+y)3−(x+y)乘胜追击: 判断正误,对错误进行改正。
二、目标二:会去括号、合并同类项
温故知新:复习同类项、合并同类项的知识。
例题学习: 化简:
a
−
2
(
5
a
−
3
b
)
+
(
a
−
2
b
)
a-2(5a-3b)+(a-2b)a−2(5a−3b)+(a−2b)化简下列各式:
−
3
(
1
−
2
a
)
+
3
a
-3(1-2a)+3a−3(1−2a)+3a
2
x
2
+
3
(
2
x
−
x
2
)
2x^2+3(2x-x^2)2x2+3(2x−x2)
5
(
3
a
2
b
−
a
b
2
)
−
4
(
−
a
b
2
+
3
a
2
b
)
5(3a^2b-ab^2)-4(-ab^2+3a^2b)5(3a2b−ab2)−4(−ab2+3a2b)
解决问题:应用化简技巧解决实际问题。
三、战无不胜
当a
aa是整数时,试说明:(
a
3
−
3
a
2
+
7
a
+
7
)
+
(
3
−
2
a
+
3
a
2
−
a
3
)
(a^3-3a^2+7a+7) + (3-2a+3a^2-a^3)(a3−3a2+7a+7)+(3−2a+3a2−a3)一定是 5 的倍数。
四、总结要点五、巩固提升
板书设计: 整式的加减(二) ———去括号 去括号法则:
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,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。
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,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。 注意:
都不变,或都变。
别漏乘。
数学教案-整百、整千数加减法3
教案示例
课题: 口算整百、整千数的加减法
教学目标:
1. 使学生掌握口算整百、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,能正确地计算。
2. 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计算的灵活*。
3. 初步培养学生仔细审题,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。
教学重点:
口算整百、整千数的加减法的算理。
教学难点:
掌握口算方法并口述其算理。
教具、学具:
口算卡片、课件
教学过程:
一、复习旧知
1. 演示课件“整百、整千数加减法”
- (1) 13个十是多少?
- (2) 25个百是多少?
- (3) 5个千呢?
- (4) 80里面有( )个十。
2. 简答题
- 700里面有( )个百。
- 130里面有( )个十。
- 4000里面有( )个千。
二、进行新课
(一)学习例 3
1. 出示 ① 400 + 300 =
- 思考:口算这道题可以怎么想?
-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解法:
- 400是4个百,300是3个百,4个百加上3个百是7个百就是700。
- 400加300等于几,因为4加3得7,所以400 + 300最后等于700。
- 用笔算的方法,从个位加起,最后得700。
2. 出示 (2) 700 - 300 = 400
- 学生发言。可能会出现多种做法,教师均要给予肯定,特别要肯定这种想法:因为400 + 300 = 700,所以700 - 300 = 400。
3. 出示 (3) 2000 + 6000 =
- 小组讨论。出现几种方法后,说出计算结果。
4. 出示 (4) 9000 - 4000 =
- 学生推理出:9个千减去4个千等于5个千
(二)学习例 4
1. 出示例 4200 + 30 =
230 - 30 =
230 - 200 =
- 学生可自由选择一道题向大家介绍快速口算的方法。
2. 学生汇报:
- 200 + 300 = 2302个百加上3个十等于2个百3个十是230。
- 提示: 先减整十数 先减整百数
- 3. 小结: 几百几十减几十,可以用整十数先减去整十数再加整百数。也可以几百几十先减去整百数,再加上整十数。
4. 练一练
200 + 4003000 + 60009000 - 7000
450 - 504500 - 40003400 - 400
(三)教学例 5
1. 出示例 80 + 50 =
130 - 80 =
130 - 50 =
- 思考:这三道题怎样又正确又迅速地计算出结果。
- [80 + 50等于多少?是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就是130。
计算130 - 80和130 - 50这两道题时,可以看到减到想加法递推。
因为80 + 50等于130,所以130减去80就等于50。或因为80 + 50等于130,所以130减去50就等于80]
2. 出示:900 + 600 = 1500 - 600 =
- 师问: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?
3. 练一练
70 + 50 =400 + 600 =800 + 900 =
120 - 50 =1000 - 600 =1400 - 800 =
(四)总结
- 让学生观察板书后讨论,今天学的是什么样的口算?通过学习有什么收获?(板书课题:整百整千加减法的口算)
三、巩固练习
1. 口算下面各题
900 - 300540 - 3002900 - 800
2000 + 5000640 - 2007200 - 200
4300 - 3005200 - 200360 - 360
2. 接力赛 。看算得又对又快。
四、布置作业
1. 口算(3 分钟完成)
700 + 5003000 - 20007000 - 1000
400 + 507000 - 2000400 + 500
600 + 50090 + 503000 + 2000
1700 - 8001200 - 700360 - 70
4600 - 50050 + 700630 - 30
2. 直接写出*
500 + 30 =7000 - 1000 =550 - 50 =
700 - 200 =60 + 30 =370 - 80 =
4500 - 200 =70 + 80 =720 - 20 =
3. 扩展题 (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)
- (1).() + 350 = 750400 -() = 80
() - 70 = 210280 +() = 780
- (2). 菜店有萝卜 350 千克,卖了一些,还剩 80 千克,卖了多少千克?
4. 思考题
- 用 10、20、30……80 八个数,分别填在小圆圈里,使每个大圈上五个数的和等于 210。
板书设计:
数学教案-整百、整千数加减法
上一篇:小学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
下一篇:《大风车》音乐教案